近日,為切實增強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精神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切實把奮力譜寫陜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的總體目標和五項要求作為集團工作的鮮明主題和突出主線,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努力克服疫情和外部各種不利因素影響,圓滿收官“十三五”,并以勇立潮頭的志向氣魄、只爭朝夕的奮斗姿態、真抓實干的擔當精神,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在“六個爭做”中奮力實現集團“十四五”高質量發展“16555”預期目標,持之以恒打造世界一流企業,為譜寫陜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貢獻“陜煤力量”,陜煤集團制定印發了《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奮力譜寫陜煤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實施方案》。
爭做高質量發展的開路人。為了保障集團“十三五”圓滿收官,《方案》明確提出,要堅定不移地按照“目標不變、任務不減、標準不降、干勁不松”的原則,落實落細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穩增長工作50條措施和堅決降成本不低于40億元目標任務分解,把“過緊日子”思想貫穿到企業運行的各方面,全力實現“三個確?!?。確保全年壓減經營性有息負債300億元,確保集團2020年總成本費用同比下降40億元以上,確保集團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3400億元,總體利潤168億元,完成投資210億元。此外,在對“十三五”規劃落地情況梳理和分析的基礎上,陜煤集團堅持結構調整的戰略方向,更多依靠科技創新,聚焦主業、升級主業、擴容主業,前瞻性謀劃集團“十四五”發展規劃,著力通過投產一批、建設一批、培育一批、儲備一批的項目演進路徑,在全省率先形成新時代工業企業良性梯次高質量發展新格局。以世界一流企業為標桿,精準對標考核,科學制定打造世界一流企業實施方案,扎實開展世界一流企業培育和創建工作。
爭做科技創新的先行軍?!斗桨浮芬笠掷m提升核心要素保障能力。緊扣科技創新“資金、人才、技術、裝備、機制”五大核心要素,在“十四五”期間,剛性提升研發投入營收占比2個百分點,適時擴大專項引導資金,用好風投基金和國家支持資金,進一步提升科研資金保障能力。持續擴大以國家級聯合工程中心、重點實驗室為龍頭的科研平臺集群。有效匯聚以院士、“三秦學者”“突出貢獻專家”、省級創新團隊為引領,著力培育萬人專業科研人才隊伍群體,持續提升集團的整體研發和轉化能力。在現有3個技術研究院的基礎上,力爭2021年底在北京、日本、歐洲各設立1個研究院,6個研究院總投入達到300億元水平。同時,加快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努力提升集團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
爭做綠色協同發展的領跑者?!斗桨浮芬?,要大力發展綠色能源,積極構建清潔生產體系。堅持高碳產業低碳發展,緊扣降碳、節能、減排、利廢,著力打造“碳中和”企業??茖W布局光電、風電產業,持續拓展地熱能利用、空氣源熱泵與智慧供能技術耦合,積極探索氫能產業及多能互補技術。跟蹤關注碳捕捉技術,大力實施技術改造、超低排放改造和綠色清潔生產體系建設。大力發展非常規天然氣產業,積極爭取關閉煤礦瓦斯綜合治理與利用試點示范項目建設,用好關閉煤礦瓦斯利用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機制。加速礦區生態監測和修復治理產業發展,有效實施集團既有林場、尾礦庫增綠行動。全面提升安全風險防控能力,加強環保治理力度。推動生態環境持續好轉,打好藍天、碧水、凈土、青山保衛戰,加快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
爭做踐行社會責任的帶頭人?!斗桨浮分赋?,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打造環境友好、資源節約,合規經營、陽光公正,中立競爭、產品可靠企業。及時發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展現企業擔當。積極完成保就業任務,堅定實施好“萬人招錄行動計劃”,持續開展為職工辦實事工程和維護女職工權益工作,進一步增強職工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時,繼續鞏固脫貧成果提高脫貧質量,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爭做全面從嚴治黨的排頭兵?!斗桨浮芬?,始終把政治建設擺在首要位置,做到對國之大者心中有數,著眼創建世界一流企業目標,堅持黨建工作做實了就是生產力,做強了就是競爭力,做細了就是凝聚力思路,全力構建標準化、系統化、融合化、實效化的陜煤高質量黨建工作體系,以一流黨建引領一流企業發展。要實現黨建基礎標準化、黨建運行系統化、黨建功能融合化、黨建成果實效化。
爭做引領時代發展的弄潮兒?!斗桨浮芬?,厚植人力資本新高地,深刻把握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的內在邏輯,突出人才發展戰略,大力實施企業員工管理素質、操作技能“雙提升”工程。展現智能發展新形象,搶抓行業升級發展制高點,加快傳統產業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建設,加快智慧化廠礦示范建設,切實讓智能化成為“改變陜煤形象、奠定陜煤地位、保持陜煤領先”的有力支撐。提升海外布局新能力,積極融入全球化發展格局,持續深度響應“一帶一路”建設,堅持“走出去”和“引進來”雙向并舉,形成更加科學的海外項目投資決策和風險評估體系,推動集團與中央企業、外資企業、外省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在更深層次、更寬領域、更高水平的合作共贏發展。(梁新星)